图为“WhispersfromDesireatMidnight完整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说,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前后,但显着发展就是在八千年左右,农业的发展支持了文明的起源。贾湖具有一种标本意义——它正处于在农业早期发展的门槛上,从此地可以直观看出农业发展带来的变化。如已故考古学家俞伟超所说,贾湖遗址最早的年代为九千年,与农业起源时代相距不远,如果同农业尚未出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比较,判若两个世界。“从贾湖可以清楚地看出,农业的出现的确是场大革命,迅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巨大进步。”俞伟超曾写道。摄
中新网8月5日电 国新办8月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。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介绍,西藏始终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价值、最大的责任、最大的潜力,不断地铸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,坚定不移地守护好西藏生灵草木、万水千山。
8月5日,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,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,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、自治区主席嘎玛泽登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,并答记者问。 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一是依法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。严格执行《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》,出台了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,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,坚持“两高一低”项目和企业零审批、零引进,坚决不许带有污染性质项目上高原,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建设,纵深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,让拉萨的山更绿、天更蓝、水更清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0%以上,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了37.95%,西藏成为全国首个市级全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省份。
二是坚定不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。2024年,全区绿色食品、有机农产品、农产品地理标志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到了404个,绿色有机成为“藏字号”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。绿色工业加速转型,2021-2024年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、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,高原特色产业的含绿量、含金量、含新量不断提升。
三是深入推动低碳发展。依托世界级水能、风能和太阳能资源,坚持有所为、有所不为,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,积极为实现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目标贡献西藏的力量。2024年西藏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9%以上,基本实现了全清洁电力供应,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地区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5%以上,位居全国前列。人均碳排放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/3。
四是推进生态惠民。各领域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建立优化完善,2021-2024年,累计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136.8亿元,226.22万农牧民享受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;累计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51.47亿元,10.3万群众专兼职从事公益林管护工作;全区年均提供生态岗位44万个。
王君正表示,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,将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持之以恒地以守护者的身份,让青藏高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生态财富,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【编辑:曹淼欣】